世界钢铁业值得信赖的原料供应商

给予客户产品最终使用方案提高生产效率

钢铁的“隐形杂质”:钢液氧化物夹杂物的分类与解析

钢液中的氧化物夹杂物按照不同分类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夹杂物尺寸分类

  • 大颗粒氧化物夹杂物 :尺寸通常大于 50μm。这类夹杂物在钢液中数量相对较少,但由于其尺寸较大,在钢中容易成为裂纹源,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疲劳性能等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可能导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过早断裂。例如,在轴承钢中,大颗粒氧化物夹杂物会严重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 小型氧化物夹杂物 :尺寸一般在 1 - 50μm 之间。它们在钢液中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广泛。虽然单个小夹杂物对钢材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大量小型夹杂物的聚集和累积也会降低钢材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等性能,并且可能会影响钢材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性能,如在热轧过程中导致钢材表面出现缺陷。

  • 微细氧化物夹杂物 :尺寸小于 1μm。这类夹杂物通常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反应性,在钢液凝固和后续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与其他元素或夹杂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钢的微观组织和性能。此外,它们对钢材的电磁性能等特殊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电工钢中,微细氧化物夹杂物会影响钢的磁感应强度和铁损等性能。

按夹杂物来源分类

  • 内生氧化物夹杂物 :是在钢液凝固过程中,由于钢液中的元素如氧、硫、磷等与铁或其它合金元素发生反应而生成的夹杂物。它们是在钢液内部形成的,与钢液的成分和凝固条件密切相关。内生氧化物夹杂物的分布相对较为均匀,但其数量和性质取决于钢液的纯净度和凝固过程中的反应程度。例如,在铝镇静钢中,铝与钢液中的氧反应生成的氧化铝夹杂物就是一种常见的内生氧化物夹杂物。

  • 外来氧化物夹杂物 :主要来源于炼钢过程中的耐火材料侵蚀、炉渣、合成渣等。这些夹杂物从外部进入钢液,在钢液中分布相对不均匀,可能会集中在钢液与耐火材料接触的部位或钢液流动的特定区域。外来氧化物夹杂物的成分和性质与所使用的耐火材料和炉渣等有关,其对钢液和最终钢材性能的影响也因成分和数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使用质量不佳的耐火材料时,其侵蚀产生的外来氧化物夹杂物可能会导致钢液的污染,进而影响钢材的质量。

按夹杂物的组成分类

  • 简单氧化物夹杂物 :由单一金属氧化物组成,如氧化铝(Al₂O₃)、二氧化硅(SiO₂)、氧化镁(MgO)等。这些简单氧化物夹杂物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特定的物理性能,在钢液中的行为和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也各有特点。例如,氧化铝夹杂物在钢液中容易形成纤维状或针状的形态,对钢材的韧性有较大的影响;而二氧化硅夹杂物则具有较低的熔点,在钢液凝固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形变和流动,从而影响钢的显微组织。

  • 复合氧化物夹杂物 :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复合而成,如尖晶石类氧化物(如 MgO・Al₂O₃)、硅酸盐类氧化物(如 CaO・SiO₂)等。复合氧化物夹杂物的成分和结构较为复杂,其性质介于组成它的简单氧化物之间,并且可能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相变。在钢液中,复合氧化物夹杂物的形成与钢液的成分、温度、冷却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它们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也因复合成分和结构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尖晶石类复合氧化物夹杂物在某些合金钢中,可能会与基体金属形成特殊的界面结构,影响合金的高温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按夹杂物的碱度分类

  • 酸性氧化物夹杂物 :这类夹杂物的酸性强于碱性,如二氧化硅(SiO₂)、三氧化二铝(Al₂O₃)等。它们在钢液中容易与碱性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影响钢液的化学平衡和夹杂物的形态与分布。酸性氧化物夹杂物在冶炼过程中,往往会与炉渣中的碱性成分相互作用,因此其在钢液中的含量和性质与炉渣的成分和性质密切相关。例如,在硅钢的生产过程中,控制酸性氧化物夹杂物的含量和分布对于提高硅钢的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中性氧化物夹杂物 :如氧化镁(MgO)、氧化钙(CaO)等,它们的酸碱性相对较为中性,在钢液中的化学反应活性相对较低。中性氧化物夹杂物在钢液中的存在形式和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钢液的温度和成分等条件。例如,在一些特殊合金钢中,适量的中性氧化物夹杂物可以作为形核核心,促进合金的凝固组织细化,从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 碱性氧化物夹杂物 :如铁酸钙(FeO・CaO)、钙镁橄榄石(CaO・MgO・SiO₂)等。这类夹杂物在钢液中具有较强的碱性,能够与酸性成分发生中和反应。碱性氧化物夹杂物一般来源于炉渣或加入的碱性材料,在钢液中的含量和分布受到冶金工艺和操作条件的影响。它们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钢液的纯净度和夹杂物成分的控制方面,例如在生产某些高合金钢时,通过控制碱性氧化物夹杂物的含量和组成,可以改善钢的高温强度和抗热疲劳性能。

首页标题    行业小知识    钢铁的“隐形杂质”:钢液氧化物夹杂物的分类与解析